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清首富第二百一十章 议策(2/2)

文/阿菩
大清首富 | 本章字数:1293 大清首富txt下载 | 大清首富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明末之草原为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南宋之帝王大业烟冥望阡陌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清第一纨绔大时代1958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都市尖兵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其实不是个事。”吴承鉴道:“现在天下大体承平,北方虽然在闹白莲教,但在我们广东,老百姓的日子还过得下去,便有什么乱子,也闹不起来,闹起来了也闹不大。”

卢关桓点头道:“那是,那所谓的兵祸是?”

吴承鉴道:“英国派出了大军意图不轨,如今舰队离广州海湾也没几日路程了。”

潘、卢、叶面面相觑,在确定吴承鉴不是在开玩笑之后,又都惊讶了起来。

潘有节沉声道:“番夷斗胆!他们意在何处?”

卢关桓则说:“莫非是澳门?”

短短两句话,便将两个人的见识给显现了出来——潘有节一问便问目的,而卢关桓一猜又猜到了,不愧他是常年给总督府办差的。

吴承鉴道:“从各种消息看,很可能是澳门。这事可大可小——但我不相信英国人会不远万里地送兵舰过来而无所图谋,这事我们得赶紧上报,只不过上报之前,循例我还是请诸位来一起参详参详。”

卢、叶都还没来得及开口,潘有节已经截口道:“这事不能报!”

吴承鉴一愕。

潘有节道:“至少现在不能报!报了,如果消息不准,我们要吃罪,如果消息准了,我们的消息从哪里来?暗通海外,勾结番夷,这可是大罪!”

吴承鉴听了这话,一时沉默了。其实大清将保商们放在这个位置,所谓“勾结番夷”几乎是在所难免,但与境外之人互通秘密情报,这事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的,如果真的拿到明面上来处理,只怕十三行就不剩几个保商了。

大清的这一口通商,是全线闭关后不得不留下的一个口子。朝廷允许十三行的商人与外国人做生意,只是极度有限的允许,只是在广州圈定了一个地方,让十三行做着有限量的买卖而已。粤海关现存的体制,更多的是约束控制而是鼓励发展。

卢关桓道:“但这事不报,如果祸害了国家,祸害了乡梓,我们于心何安!”

潘有节道:“不能报,但又不能不报!不能公路上报,但得私路上报。”

屋里头四个人,个个都是人精,潘有节这话一出口,其余三人便都瞬懂——公路上报,是指公开的上呈文书或者求见监督面禀。而私路上报,则是诸人用私人关系,向总督、监督、广州将军的师爷、家奴通个消息。

“通报之后,老爷们想怎么办,就看老爷们自己的了。”潘有节说:“现在不是春秋战国了,我们做不了弦高——真做了,只有死路一条!”

弦高是春秋时郑国的商人,当时秦国准备攻打郑国,路过滑城时被弦高得到了消息,知道郑国无备,这仗打起来郑国得不知道多少人国破家亡,因此将自己用来买卖的牛送到秦国军中犒劳秦军,秦国的将军大为吃惊,以为郑国有了防备,于是撤兵返回,一场兵祸消泯于无形,这就是著名的“弦高退师”的成语来源。

但在我大清,区区商贾没得到允许就敢干涉国家大事,只怕反而要触犯了的禁忌,杀头都有份!

卢关桓叹了口气,道:“启官所言甚是!总督府那边,我去通声气吧。”

吴承鉴对潘有节这个提议心里是不舒服的,然而又知道潘有节的说法没错,默然半晌,道:“我给和中堂在广州的商铺,递个消息。”

潘有节道:“粤海关那边我去说。”

叶大林道:“旗城里我也认识几个人,我去让人去捅一捅,好让广州将军得到消息。”

四人同时动作的话,就是两广总督、粤海关监督、广州将军以及和珅同时都知道消息了,那这个情报肯定就瞒不住了。至于接下来要怎么处理,那就如同潘有节所说,是“老爷们”的事情了。

当下议定后,四人便都散了。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一十章 议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一十章 议策(2/2) 返回《大清首富》目录下一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加官(快捷键→)

推荐阅读机战之无限边境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左舷我娘子天下第一我的公公叫康熙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北朝帝业雏鹰的荣耀国潮1980我祖父是朱元璋唐人的餐桌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