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洋虽然最想进存放道门典籍功法的五号地库,但怕自己急躁中漏出什么马脚,于是压住心思缓第七楼。
“来着何人?”才进第七楼,张洋眼前一暗,还没适应这里的光线,就听着耳旁有人出言喝问,唬了一跳。
黄兴站在门口没有进来,显然知道这里面的讲究,在门槛外忙回到:“这是良山镇张公子,得程大人推介,防御使薛大人首肯,不日将为防御使司军。程大人亲赐佩绶,着张公子到此查阅典籍功法,先行了解下,以备不虞。”
“哼,又是个高门贵子,佩绶拿来!”,第七楼的门禁之人显然对世家子弟无甚好感,听得程申推介,才勉强未再责难,不过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张洋只觉得眼前一片昏暗,几乎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暗道这防御使衙门真是抠门,这楼内都不点一盏灯火,一进来就成了睁眼瞎,这黄兴也不提醒一声!
腹诽归腹诽,张洋还是赶紧摸出程申的佩绶,佩绶才一摸出,瞬间感到楼内顿时变得灯火通明,也看清了身边那个门禁之人,三十多岁模样,面色赤红,似有木讷,中等模样无甚出众。
张洋暗笑一声,知道这昏暗定是楼内禁制之一,到是将人的心思摸透了,猛一进来,眼不能视,定以为光线变化所致,如心有恶意,这一个迟疑就会送命。
这门禁子将佩绶接过,放入一个玉匣,“啪”的将锁扣扣上,然后将玉匣上插着的玉牌递给张洋,没好气的说到:“待得出门,将玉牌插回,即可取回佩绶。”,言罢,看也不看张洋,转身坐回门旁长椅上闭目养神去了。
张洋觉得这门禁子的态度莫名其妙,回头看了一眼黄兴,黄兴露出一脸尴尬,“张公子切勿生气,这关志勇就是这脾气。”
张洋一听此名,回想此人言辞,心中明了。皇朝富贵人家起名以一字为贵,二字为贱,例如程申,姓程,单名一个申子,薛成、张洋等皆是如此。
关志勇,姓关,名志勇,说明出身贫贱,难怪一听世家子弟就怪声怪气,想来是吃了这出身不好的亏,心怀愤懑。
贫贱人家起名一般不敢起单字名,如关志勇起名时叫关勇,不仅会被富贵人家耻笑攀附之心,也还会被周遭贫贱人家嗤笑得了失心疯。
因此一听名字,基本可以断定家世,一看穿着打扮,基本可以断定贫富,一听谈吐,基本可以断定学识传承。
张洋知晓关节所在,也不能纠缠此时,自是一笑而过。
张洋转入六七丈长的大屏风之后,放眼一看,一层近百丈地上,密密麻麻的竖着一排排顶到楼板的书架隔层,各种书籍不下三、五万本,顿时吸了一口凉气。
张洋随手从不同书架上抽出几本,只见有介绍皇朝地理图集的,有介绍各郡人口分布的,有介绍水文航运的,有介绍各种商品类别产地的,包括庞杂,心中一沉,暗道这样一本本翻看到何时才能找到想看的书籍典章。
张洋再仔细一对照各书,发现各书有个共同点,就是在侧面书脊都有个红码编号必有索引纲目,在一层环顾巡视几番,没有什么发现,不由哀叹,县官不如现管,还是得过关志勇那一关!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35045/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3504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2章 俪江唱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Mahome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