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村生活,我虽是从小呆到大,但是,真正到了第一线,也是充满了好奇,生活的滋味是千姿百态的。而我刚开始,确切的说,我还没有正式开始。
回到住处,没有来电,我坐在昏暗的灯下,正显得无聊的寂寞。此时,一阵悠扬柔和的二胡声音幽幽飘来,顿时让人感到亲切、温暖。原来这异乡的乐声也是这般的动听。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音乐,就有情感的倾诉。太阳已落山。晚饭一过,夜色就已蒙上。看来今夜是不会来电了,可惜的是央视正在放的三国电视剧看不成了。闲来无事,只好去压那条毫无特色的马路。好在今宵有月,不必担心回来瞧不见。不知是否因新来之故,还是性格所致,扬眉感觉自己是一个生人。试着以自己的学识和才智去拼博一番,已经注定要在这里踏实走一遭了。只是不知自己。
在路上漫步,即使不是歌手,也会哼出小调以自误,或是让自己暂时忘自己过份的闲暇。自我的超然,总让自己浸在一种自我营造的氛围中。
寂静的山村,没有几个人在读的,除了学生。看着烛光又让人扬眉想起在学校的日子,那时候乎比现在更怕没有电。然而那是做着梦的学生。而现在,待这招待所旧有的两根蜡烛点完,并逐渐熟悉这里的情形之后,会是怎么样的呢?宛如闺中姑娘,清静悠闲得唯有依在门窗看外面纷飞的雨,倾听飘零的雨声。冬日,久旱无雨,偶来一阵,衰败的菜园在雨的敲打下更显得萧条。田间小道更是留下行人清晰的脚印。孤独的青春因被恩念,即便旁无倾心相交的知己,亦可在书本和书信中找到心灵的寄托。
这或许也是一种美。
走了一段的山路,自然慕起平地的轻松;山里空气新鲜,然呆久了,也如憋久了,一旦重温外面世界的精彩,身陷囹圄的之感便油然而生。属于自己的天空,即便下了雨,那天空仍是心头的希望。这夜,扬眉只能用烛光支撑起一小片的亮圈作为今夜的耕耘地。她年轻跳动的心在这亮光之中穿梭着,在阳光与烛光之间,在清醒和昏睡之中;在构思和行走这中,似有许多的感触要抒发。年轻而不是那样成熟老练拥有自己固定而完整的思想,只能在书本和白纸之上寻找心灵的共振。偶尔,她抬起头,盯着那已燃焦急,阻止了光亮进一步发挥的灯蕊头,用硬东西夹掉。
希冀是未来的,它总在高处。大自然巧夺天工。层峦叠障之中奇山怪石,是寄情山水的寄托,同时也是神仙的托身之地。于是,在通往神像的路上,朝拜者虔诚地燃着香,怀着真诚而美好的理想,拾级而上。
圣泉寺,那里的水百年枯,它的传说千百年不衰,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善男信女们跪在神像前希冀着,重新审视他们,即将得到的未来和命运。即便这里是一个贫瘠的土地,然而因为那高处云雾缭绕的地方有着人们美好的寄托,那里便不会寂寞。这也是一种文化,在某个方面也记载了人类历史进步的痕迹。
社会在变,村子里那些善男信女对财富和平安的祈求不变,扬眉想,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百万富翁,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发号施令的首长。有的人机敏,有的人愚钝,但,这在情感的空间里似乎都不重要了。真正充满爱心,并能体会到别人情感的人,总是守着自己能拥有的空间,构思着、创造着,维护着爱的世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村干部处于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乡村干部,他们安身基层,爱岗敬业,工作用功,他们太了不起了,令人钦佩和景仰。
天灾人祸、抗灾自救、泥石流文龙、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换届……这一件件大事都压在了了过来。看来,真的要忙碌一阵子了。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33792/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3379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79章 张罗着选举的日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王社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