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
十七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扬名声,显父母。
光於前,裕於后。人遗子,金满嬴。
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赵富贵写的手都发酸了,这才终于写完了你一篇上千字的三字经,谢金莲也一字一句的读了一篇,心里对丈夫赵富贵的崇拜,再一次的加深了许多。
“官人实乃是不世出的奇男子,我谢金莲能以正妻大妇的身份,伴随官人一生,实在是老天待我不薄,我谢金莲何德何能,有幸获此殊荣,定当尽我所能,维护好这个大家庭,不让官人有后顾之忧,让他全心全意的尽展胸中的才华和抱负。”谢金莲暗暗的发下了心中的誓言。
“如此大好诗歌,用作蒙学教材,实在是孩子们的造化,只是这三字经,虽然读来很是顺畅,但很多的句子,妾身读来也只是一知半解,何况是什么都还不懂的孩子们。”谢金莲担心的说道。
“嗯!有此句子还是需要解释一下意思的,总不能什么都要写的明明白白的,它一句毕竞只有三个字,只要先生教习时稍加解释一下,也就可以明白了。”赵富贵说道。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30109/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3010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一十七章:启蒙教育)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我不是西毒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