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的母亲出身名门,识文断字,甚至可以写出不错的古体诗。母亲对他父亲说。出兵平定叛乱固然好,但因此掀起的热潮却将年轻人都引入军队了!在任何时候,穷兵黩武都是恶政!总统出身军人,对国家未必是福。
父亲不赞成母亲的观点。总统虽是军人出身,但他重视文教,增设学校,强力推行义务教育,据说省长的薪水都低于大学教授,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眼光?岂是一般的武夫所为?你看看,有多少华侨回来了?光是清华一家,就聘了不下二十个洋教授。这么搞下去,国家的复兴就在眼前啊。
李卫国最大的愿望就是亲眼见到总统。今天他的位子不错,基本在最前排,就在军乐队方阵的侧后,或许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阎锡山是跟在一帮文官后面登上城楼的,他掏出怀表看了下时间。现在是九点一刻钟,距开国大典开始的时间还有四十五分钟。
城楼的东侧基本是文官队伍。他大部分都不认识,对于一个年方二十七岁的青年标统,他自然不认识共和国权力中枢的大人物们。倒是已出任总统办公厅主任的欧阳中主动跟他寒暄了几句,还将他介绍给外交部长唐绍仪和兵工总署连树鹏署长。听说他将要主政山西,唐部长笑着说,山西可是总统的故乡,你这个总统亲自选拔的省长可要好好干,至少干一个模范省出来!
而连署长则盯着他看了好久,说,总统很重视太原的军工建设,预定要将一批重要的军工厂设在太原,回头我们好好聊聊。
对于这些大人物,阎锡山只能唯唯。
怎么也想不到总统竟然会将山西省交给自己!想来如同做梦一般。在国会分组会上认识总统后,他被总统叫到了海晏堂吃了顿便餐,席间,总统详细问了他的履历,丝毫不在意他在日本加入同盟会的经历,对他说,你不要干军队了!如果干政务,你觉得可以胜任什么职务?当时他真的舍不得离开军队,他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打定主意要在军队干一辈子。但是,总统或许不喜欢同盟会出身的人把持军权吧,于是他说,假如总统信任我,给我一个县,我保证治理好,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总统哈哈大笑,“百川老弟!第一,你的志向有点低了。一个县长还不值得我关注。第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是一个传说,从来也没有真正做到过。不绕圈子了,我准备让你当山西省长,敢不敢干?
省长就是巡抚啊。阎锡山登时呆了。许久才说,“总统不是开玩笑吧?”说完又后悔,这句话太不敬了。
“不是开玩笑。是真的。百川啊,你是山西人,我也是山西人。都希望我们的故乡富起来,山西有条件富起来,也必须富起来。省长就是你了,你好好想一想如何施政,在开国大典后返回山西之前,跟我报告下你的施政纲领,不要怕说错,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当晚,阎锡山彻夜未眠,一连写了几份信,其中一份是给父亲的,他在内心发誓,假如总统真的用自己治理山西,一定要搞出一个模范省出来!随后,他接到办公厅通知,28号那天上天安门城楼观礼,但不要穿军装了。
现在,欧阳主任亲口证实了总统绝非开玩笑,所以,他在心情激荡之下,竟然没有对外交部长和兵工总署署长说出一句完整的话。等唐、连二人离开,阎锡山独自站在角落里,如果我当了省长,就跟那二位是一个级别了!他看过政务局报国会的官职级别表,省长跟部长是平级。自己竟然能跟他们平级?唐绍仪虽不是蒙山旧将,但其资历根本不是自己可比的,而连署长却是总统的铁杆亲信之一,跟随总统南征北战十几年了。自己竟然可以一跃与这些大人物平起平坐?阎锡山恍然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胡思乱想间,猛然看见一帮人顺着阶梯走上来,为首的正是身材高大的龙谦。阎锡山急忙立正敬礼,却想起自己今日未穿军服,很是尴尬,好在龙谦并未在意,对他点点头,在一群你的簇拥下朝前走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2498/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249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八节国庆日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wanglng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