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逆流伐清第七十六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2/3)

文/样样稀松
逆流伐清 | 本章字数:1913 逆流伐清txt下载 | 逆流伐清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餮仙传人在都市笑无常重生西游之最强皇子梅花灿娇妻速递:上仙请签收重生之人圣归来神界等着本尊极品竹简热血帝路魔界神尊扞卫诸天魂魄逍遥行
军事机构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每府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副手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

而且,朝廷各卫的指挥使都是正三品,各省的军事长官都指挥使为正二品,要高于本省的行政长官布政使(从二品)。地方各卫的指挥使也是三品官,千户所的千户为正五品。百户所的百户为正六品,都远高于知县(正七品)。

但是这套武官系列到了明中期后就运转不灵,朝廷陆续在各地设置“总兵”作为某一部队的总指挥,并另行委派参将、游击、守备等中级军官作为基层部队的指挥官。而在这些武官之上具有战区指挥权的却往往是朝廷派出的文官担任的“提督”、“总督”、“经略”。

以文抑武或以文制武的弊端,朱永兴知道得很清楚,但他也知道武将不听号令,挟兵自重。或贪功滥杀的害处。

所以,军队政治化是一个制约的措施。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忠君爱国的思想也会慢慢渗透进每个士兵的心里。虽然政治工作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政务官员的经验还显不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永兴还是对此充满信心。

在军队政治化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之前,朱永兴便需要压制已经出现的以文制武的苗头。并且用变通的办法来理顺军、政的关系。

“文武不和,国之大害,请殿下放心,末将等定遵从宗总督的命令,绝不敢自作主张。”祁三升和高启隆交换了下目光,由祁三升向朱永兴作出了保证。以文制武的风声,他们两人都有耳闻,现在看来是要开始实施了。

“军、政分开,这是日后必行的政策,汝等不必担心。”朱永兴仿佛看穿了二人的想法。笑着说道:“但依目前的状况,军政交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宗守义可以下令作战,但如何作战,却还是你们与参谋团商议后决定,他也无权干涉。”

这就是变通,打与不打握在文官手中,如何打却依然是武将作主。这样做的好处是相互有个制约。又避免了外行指挥内行的弊病。

“殿下英明。”祁三升和高启隆担心的也正是被不懂军事的文官瞎指挥,现在有了很大的自主权,也便稍感满意。

朱永兴又与二人研讨了一番中南半岛的形势,觉得没有什么疏漏后。又设便宴为二人饯行。宴毕,朱永兴亲自送二人至府门,方才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

海防已经有了商税收入,铸钱开始在滇省流通,茶叶、雄黄等产品也出口创汇,再加上镜子的获利,朱永兴除了用这些钱购置军备外,又扩充了一万五千军队。其中,两千兵将前往湄公省,其余名额则分给了滇省的三个战区。

军队的扩充使钱粮方面出现了很大的缺口,朱永兴便采取了借粮于民的办法。百姓借给官府一百斤粮,一年后官府返还一百五十斤,或者在应交的赋税中予以扣除。这个办法能够奏效,一是那近五成的利息很有诱惑力,二是光复地方后赶种补种的一季蕃薯,使老百姓在借给官府粮食后也不致挨饿。

军队的供应不能用蕃薯,但老百姓就不同了。“瓜菜半年粮”,能填饱肚皮,能不受战乱,便是幸福。当这些普通民众意识到战争的胜败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时,他们便不会麻木和吝啬。

虽然朱永兴实际上是在“寅吃卯粮”,但却没有过多的担心。蕃薯、土豆、玉米等农作物正在推广种植,滇省的气候温湿,稻米一年两至三熟是没有问题的。只要能维持住目前的对峙,粮食的缺口在半年后便能舒缓过来。再有湄公河三角洲这块每年三至四熟的肥沃之地,即便算上开垦种植的时间,一季自给自足,两至三季便会有富裕粮食。

“明年会更好吧!”

太阳很大,天空很蓝,空气很新鲜。当朱永兴处理完公务,舒展着双臂,走出了屋子时,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

“明年会更好吧?”

晋王李定国放缓了马速,望着路边齐整的稻田、忙碌的农人,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军心民气更加的凝聚,这从百姓的精神面貌中便能看出来。脸上有了笑容,口中有了欢声,新的土地赋税政策给了百姓劳作的动力,战乱后恢复的速度令人惊讶。能一面实施较为宽仁的政策,一面开疆拓土,一面与清军作战,晋王李定国对朱永兴的智慧和能力钦佩至极,自问是万万做不到的。

众人驰过村子,在村外的空地上又见到了百余人正挥枪抡刀,进退操练。虽然衣裳各异,动作不规,但呐喊起来也有那么点气势。

李定国微微一笑,这便是发动民众吗?这些寻常百姓七天一操练,不管能训练成什么样子,也不再是只会哭求哀饶、引颈受戮之辈了。清军想再象以前那样横扫而过,肆意荼毒,怕是难了。

一队人马又行了二十多里,便来到了此次军议的地方——下庄镇。稍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在此迎候的不仅有赵王白文选,还有挂总督部院衔、巡抚云南的那嵩。

简单寒喧之后,众人进到屋中叙谈。李定国才知道那嵩提出移府至大理,已获朱永兴批准,此番便是来见见前线诸将,与李定国等老相识叙叙旧。

“岷殿下移骅蒙自,本官再呆在永昌哪里说得过去。”那嵩呵呵笑着,向李定国和白文选解释自己的想法,“虽不能上阵冲杀,亦要做好份内,让两位王爷专心作战,后

状态提示: 第七十六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七十六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2/3) 返回《逆流伐清》目录下一页:第七十六章 海外蚕食,文武相制(2/3)(快捷键→)

推荐阅读天道天骄山河志异你们修仙,我种田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仙笼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五仙门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光阴之外修罗武神百炼飞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