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花快被这闺女蠢哭了,你是功臣?人家老燕家男丁兴旺,又不是就燕建文一个独苗儿。
生了俩孙子算个啥,生出来铁蛋那样成绩好有出息的,才叫是功臣啊。
她□□英明一世,咋就生了个蠢货?当真是生孩子生的,把自己给生傻了?
胡春花:老燕太太,你赶紧把你们家傻媳妇儿给带走吧。
可没法子,她也不能真把沈翠兰给撵出去,只好咽下这个苦果子,留下了沈翠兰。可留下也不是在家里白吃饭的,老沈家本来就没啥粮食,你赚工分儿去吧,下午就去,跟你哥哥弟弟和你爸去地里赚工分儿。
沈翠兰:???
要知道沈翠兰打小儿就没咋吃过苦的,出嫁前下地干辛苦活儿的机会很少,嫁人以后,又有燕建文帮衬。
这咋再一次回家,就要这么辛苦滴去干农活儿了?
胡春花:你以为你还年轻貌美呢?生完孩子肥成这模样儿,就是二婚嫁出去都费劲!
虽说现在粮食不再像之前那么紧缺了,但是多半还是人们勤劳干活儿赚吃的,很少有肥胖的,像沈翠兰如今这样儿的更少。
就连胡春花都比她苗条。
沈翠兰瞧见娘家对自己的态度,不禁悲从中来:建文啊,你赶紧接我回家去,我保证不生气你打我一嘴巴。
田秀平回家的时候,就在第一时间听见了赵春芳对于这个事情的描述,她心里没有一丝的波澜。
这把一个迟早要祸害家里的女人赶出去,有啥要有波澜的?
有啥对燕建文说的?
田秀平:儿子,干得漂亮!
燕建文出奇得淡定,招呼了大嫂帮忙照看一下一双儿女以后,就回地里干活儿去了。
“老大家的,你就辛苦辛苦了,有空帮着喂那俩吃个饭啥的啊,等我下午回来,能帮着就帮帮,也是俩没妈的孩子了。”
赵春芳一愣神,啥就没妈了,亲妈不是好好儿的?
“你当我们老燕家门儿这么好出好进呢?出去了就别回来。”
田秀平现在脑子里是既忙活着鸡蛋的事儿,又担心着在学校里的四个小屁孩儿,生怕四个人离开家住不惯吃不惯的,捉摸着要不要明儿就去学校里看看,顺便捎点儿鸡蛋交给食堂,给他们四个加餐用。
赵春芳:妈啊,这四个小东西还有两天就回来了,不急啊。
到了周五的晚上,学校下学,燕建国和燕建业就出门儿去县里接“四小金刚”回来了。
四个小家伙儿让田秀平失望了,一个儿也没想家。
县里的小孩子们太多了啊,一个一个儿的都特别有意思,放学做完功课,大家就围坐在一起跟着老师做手工啊,在操场上一起做游戏啊,生活太丰富了。
也就刚到那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阿宝和阿福身边儿没有了田秀平或是赵春芳,俩小家伙儿想了想家里的大炕,可翻过身就睡着了。
旺财更不用说,身边儿有富贵哥,睡得那叫一个踏实啊。
在学校玩得开心,回了家,四个小家伙儿也开心,回了家,就证明又有好吃了!
跟着一起回来的还有铁蛋和顺子。
他俩上了初中,尤其是铁蛋今年就要中考了,学业比较忙,做不到每个周末都回村儿里来。
孩子们都回来了,老燕家自然在吃的上不能寒酸,赵春芳在灶间忙活一晚上,端出来了骨头汤面、红烧肉还有烀茄子。
最先发现沈翠兰不见的不是她的亲儿子旺财,而是她一贯瞧不上的阿福。
“奶,我五婶呢?咋没出来吃饭?是在照顾莱旺吗?”
田秀平:她要是会照顾莱旺还能走?
“阿福乖啊,好生吃着,不管她。”
阿福是个非常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不告诉她咋回事儿,她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奶啊,咋回事儿啊,五婶呢?”
小孩子们在一起,最喜欢的就是互相模仿学话,一听阿福不停地问田秀平,田秀平都闭口不答,阿宝也来劲儿了。
“对啊,奶啊,五婶呢?”
阿宝满嘴都塞着面条儿,但是一点儿也不耽误她说话,一声声询问还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旺财是个姐控,姐姐干啥,他就干啥,姐姐去哪,他就去哪。
“对啊,奶啊,五婶呢?”
田秀平觉得脑袋要炸!
沈翠兰:旺财!我是你妈!不是你五婶!
“那啥,你五婶儿回家去了,咳咳,过一阵子就回来了。”
赵春芳帮着打个圆场,赶紧把这事儿糊弄过去,在家呆两天孩子们就走了,这事儿以后咋办还是不好说的。
顺子看着大家的紧张神色,料定了事情不简单啊,保不齐,他五叔跟五婶儿离婚了吧?
“你五婶回家了,以后回不回不好说了,我是不准备让他回来了。”
燕建文这话一说出口,别说几个小的,家里的大人们除了田秀平,都愣了神儿。
啥?真的不准备让你媳妇儿回来了?
“老五啊,虽然哥也不愿意她回来,但是这话不能搁在气头儿上说的,也别当旺财面儿说啊。”
燕建国没想到自己弟弟窝囊这么长时间,现在倒是这么硬气。
“我没在气头儿上,我就是不准备让她回来了,孩子一个一个儿都是我的,也犯不着让她挂着,也不用她在家里白吃白喝的。”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09905/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0990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29.第二十九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白芨忍冬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