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欧洲无可比拟,并在20世纪逐渐发展成为独特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p
普鲁士进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其最初目的是培养恭顺的、敬畏上帝的人,储备合格兵源,并非为了发展经济。/p
但由于教育和兵役制度紧密结合,国民长期接受教育和军事的双重训练,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传统:一是严守纪律,忠于职守,严谨认真;二是教育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善于思考和辩论;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p
这些特点在德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造就了一批能快速掌握工业化技能、组织『性』强、效率高的产业工人,和一支素质很高、梯队稳定、敬业精神极强的科研队伍。/p
而这些,都是姬长安渴求的。/p
(许多内容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兴衰的人力资本研究”课题组,标题为“德国崛起人力资本质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p
状态提示: 第三百六十章 教育兴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TXT下载地址:http://www.77kshu.cc/txt/xiazai109712.html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09712/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097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六十章 教育兴国)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姬伯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09712/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097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六十章 教育兴国)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姬伯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