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恩科,由姬长安亲自监察,主考官为应国公武信,也就是武则天的父亲担任。/p
此次,姬长安还开了殿试之风,并且规定,诸子百家学子,皆可在学院的举荐下参加科举考试,因此,这次的考试规模比上一次起码要大三四倍。/p
姬长安对于科举制度,做了一些改变。/p
在姬长安看来,一个帝国,如果武风不盛,那么军队定然羸弱,所以,一个帝国的高层,必须有武夫的存在,不然的话,军队招人,就没那么容易了。/p
所以姬长安必须要削弱科举制度,让更多的人去参军,去战场上博取功名利禄,建功立业,而不是死读书,然后参加科举,入朝为官。/p
文武双全,这将成为三品以上大员的标准,不是硬『性』要求,但是起码得有一大半人,武能上马拉弓领兵,文能下马提笔理政。/p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姬长安决定了一件事情……科举扩招。/p
在姬长安看来,科举大概就和大学差不多,前世大学生多值钱啊!但是扩招以后,呵呵。/p
同理,科举扩招,考上的人越多,科举就越不值钱了,想出头,要不去地方,做出成绩,要不就去参军,如果两个都不想选择,那就只能在家里混吃等死了。/p
帝国不可能无意义的扩大官员阶级,毕竟要是冗官,问题就大了。/p
当然,姬长安此举也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帝国确实是需要更多的官员。/p
帝国未来的扩张,是需要大量的官员去稳定地方的,明国那些被大唐打下来的土地,现在可是还是在军管中,将来必定是要大量的官员去管理的。/p
想获得更多的官员,扩招也是不可避免的。/p
所以,这次的科举,会让很多人惊喜不已,那些本来可能考不上,无法金榜题名的,将成为帝国的一份子,为帝国的战争机器,免去后顾之忧。/p
科举一连考了五天,一个月的时间才出成绩。/p
十一月一日,晴,天刚蒙蒙亮,姬长安就召开了朝会。/p
这是姬长安罕见的上早朝,因为今天,要举行殿试。/p
历史上的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唐高宗亲自在大殿上开科取士,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是科举史上第一次“殿试”,此次殿试规模不大。/p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即将称帝,她亲自主持考试,各地精英云集洛阳,考生有上万人之多,连续考了几天。这次殿试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资治通鉴》干脆抹杀了唐高宗主持的那次殿试,称殿试是武则天开创的。/p
但成书更早的《旧唐书》记录了唐高宗的这次殿试:(显庆)四年春二月乙亥,上亲策试举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张九龄五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旧唐书·高宗本纪》)/p
也就是说,唐高宗在殿试中只取了五人,让他们居上第,然后进入弘文馆。/p
很显然,姬长安不会这么做,但是他也不知道历史上的唐代的殿试是一个什么章程,因为唐代殿试并不是常例,皇帝可以开,也可以不开,全凭心情,所以姬长安也只能凭心情了。/p
姬长安把殿试名次分为三甲。/p
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秀才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p
之所以是秀才及第,而不是进士及第,那是因为,大唐秀才科是高于进士科的,如果是进士及第,别人反而会不习惯。/p
按道理,一甲三人,殿试后就应该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p
由于殿试在大唐是第一次,所以姬长安基本上都参照了明清时期的方法。/p
试前须复试,复试毕,应殿试。/p
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p
制策题目,务策一道,题长二、三百字,所询一二事;此次策问内容由姬长安亲自出题,题目为二。/p
一题为:“古人识贵精通,学重兼博。不有激发,何以相求?三礼何篇可删?三传何者可废?墨氏非乐,其礼何以?儒家委命,此言当乎?彼天女、天孙,不知何物?彼日兄、月姊,弟妹是谁?驵侩与伧奴宁分?一纯将二精何说?孤竹之君何姓?新城老『妇』何名?棘竹出自何方?毒铜产於何国?何乡无水可饮?何地卧冰而温?何人恩信过於田横?何人壮勇等於关羽?何人凿坯而遁?何人终日扫门?无浅近之不为,悉说。”/p
另外一题比较简单,为:“论天下大势。”/p
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p
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八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x”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秀才及第”。/p
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p
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p
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09712/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097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三十九章 殿试)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姬伯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