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时间有些震惊的看向方炎,免除达官贵人们的特权,让他们像小农一样的上缴田赋,那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实际上无论哪个朝代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只不过这个情况是否严重,不少朝代都是因为到最后社会资源严重积累到了少数人身上,财富分配严重不均。
正如那首诗所说的,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矛盾不断的加深最后爆发了农民起义,大部分的朝代最后都逃不开这个循环。而作为拥有家庭责任的一国之君,当然也会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以封建皇帝的能力也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可见此事有多么的困难了,等于是要和整个社会上所有的精英权贵阶层为敌,就比如现在的方炎自己,整个千阳县的田赋都是属于自己的,他就算是每天什么事情不做,一辈子都可以荣华富贵了,而且这种特权还可以继承下去,哪怕方炎生的儿子是个白痴,也可以坐在方炎的庇护下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这对于其它人自然是一件极为不公平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国家的权贵阶层会越来越多,大量的财富都积聚到这些人身上,必然会导致最后的矛盾爆发。而只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才能保证努力会有收获,所有的人在公平的竞争下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来,整个社会才会持续向前发展,而不会陷入到最后的死结中去。文类当然明白这种新的社会秩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哪怕为此放弃掉自己现在所拥有的那些特权。
李世民震惊了片刻后才回过神来,想了想说道:“爱卿的一片忠心朕是明白的,不过此事以前从未有过,而且太过重大,朕现在还不能答应你这个建议。”ig e/4274/2180021h=900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04042/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0404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95章 三条国策)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锦衣夜行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