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战国赵为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赵豹(2/2)

文/熙檬父
战国赵为王 | 本章字数:885 战国赵为王txt下载 | 战国赵为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武道神尊华娱先驱霸天武魂荒古武神我的师兄太强了太古神尊诡异入侵人道大圣一剑霸天妖龙古帝我是最强系统就是个普通人
了,那还等什么呢?

坑起!

于是赵丹猛的一拍大腿,朝着赵豹笑道:“对对,寡人倒是忘了。来来,平阳君你且说说,这司马说该当何罪?”

赵豹想了一想,道:“以国律而决之,凡叛国者,当诛,并夷其三族。”

虽然此刻的赵国并非法家当政,但事实上赵国也早就有了自己的法律,而且比后世所熟知的那个“以法图强”的秦国还要更早上一两百年。

这便是赵豹方才言语之中所提及的《国律》。

《国律》的前身,乃是出自于公元前513年,当时晋国六卿中的赵鞅、荀寅两名执政大臣力排众议,将由范宣子执政时修订的邢书刻在青铜大鼎之上,这便是所谓的“赵荀铸刑鼎”。

这也是继郑国“子产铸鼎”之后,整个华夏大地第二次颁布正式的成文法律。

说来有意思的是,当时在赵荀两人铸刑鼎之后,儒家至圣孔子还痛批两人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这个铸刑鼎奠定了晋国的法律基础,在三家分晋之后又被魏赵韩三国各自演化发展,魏国有《魏宪》,韩国有《刑符》,赵国的则是《国律》。

后世总有人以为法家就等于法律,有法家执政的地方才会有法律的存在,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

除了三晋之外,齐国有《七法》,楚国有《宪令》,同样都已经具备了以当时而言算是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

如今赵豹所做出的裁决,便是依据赵国的《国律》而出。

赵丹听了赵豹的话之后立刻笑了起来,朝着毛遂等人道:“想必汝等皆已闻司寇所言,还不速将司马说等人正法?”

于是在司马说等人呼天抢地的喊冤声之中,十几名监察卫毫不留情的将他们拖出了大殿之外。

片刻之后,几颗血淋淋的人头就端在盘子上呈了上来。

大殿之中一片鸦雀无声,几十名赵国大臣看着这一颗颗死不瞑目的人头,心中多少都开始有些嗖嗖的冒凉气。

别看这位国君年轻,但是杀起人来,还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啊!

不知不觉间,不少赵国大臣们看向赵丹的眼神之中,开始带上了几分敬畏。

但其他大臣们心中是敬畏了,平阳君赵豹却可没有这种敬畏。

对于一名主掌刑狱纠察之权的司寇来说,哪年不判个几百上千人死刑?

事实上赵豹不但没有敬畏,而且心中还有些不满。

对赵丹的不满。

不爽就要说。

于是赵豹就开始说了。


状态提示: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赵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赵豹(2/2) 返回《战国赵为王》目录下一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监察卫,多此一举(为盟主专一暂且保留几分加更,第二更)(快捷键→)

推荐阅读我的师兄太强了霸天武魂一剑霸天荒古武神诡异入侵太古神尊人道大圣妖龙古帝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混沌天帝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