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十二章 借机(3/4)

文/摇摇-欲坠
我的大明新帝国 | 本章字数:1846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大时代1958都市尖兵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醉枕江山我祖父是朱元璋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明末之草原为王超级兵王红色莫斯科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的时间,由当地的官员进行普法。

这个时候,朱瞻基提出了取消户籍编等。

朱元璋时期,为了便于管理,推行了里甲制度。

里甲制度比今天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还要严密!每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劳力多产粮多的前十户为里长,其他一百户划分为十甲,每甲十户。

每年需要出徭役的时节,这个里呢,要派出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还有其他九人,共十一人去负担出工等责任。

十个甲一甲负责一年,大家排着班,叫做“排年”。

鳏寡孤独,属于特殊困难家庭,负担不了徭役的,可免,但是必须记录,叫做“畸零”。

由于户部的户籍册封面是黄色的,大家把它称之为“黄册”。

全国全部报上来,那是一万多册啊,一大堆!藏在皇宫后湖的东西二库。碰到祭祀等场合,还要拿出来供奉一下。

由于黄册数量太多,为了征税、编徭的方便实用,户部又专门弄出一个白册。

每年,户科给事中一人、御史二人、户部主事四人,共计七人,带着一帮会计拎着算盘,噼里啪啦,核对错误。

这相当于今天的税务专管员,以及国家税务局稽查分局。

这种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大明朝最开始稳定的基础,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棣,从来没有在这方面改革。

除此之外,户口还分为三等,民籍,军籍,匠籍,统称民户。还有一类,就是乐户,属于贱籍。

民籍,那是属于或农或商,自负盈亏型,自己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军籍、匠籍,军是指的职业军人,匠是指的技术工人,那干活国家是要支付工资的,属于“公家人”!

民籍、军籍、匠籍,地位是平等的,但是为了国家稳定,不允许你来回变。

这种制度有一定的好处,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大明不会缺了兵源,也不会缺了匠人。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向上的通道变的非常狭窄。

除了读书改变命运之外,农夫的儿子只能当农夫,不能去做工,不能去当兵。其他的两种户籍也是如此,所以很多人才,可能因为这种制约,就变的泯然众人。

而且还有乐户,在后世,艺人,歌星,那可是地位很高的。但是在大明,却属于最低等的人,他们这些都被取消了。

女孩子长大了只能当几女,卖艺,男孩从小被强迫戴上绿头巾,作为区别普通平民的标志。

后世人们所说的“戴绿帽子”,就是这么来的。

朱瞻基取消了户籍编等,就等于是取消了对所有人的限制。你是农户的子弟,不仅可以当农户,也可以进工厂做工,也可以去当兵了。

最重要的是,取消了乐户的歧视,让那些罪臣之后,不用再低人一等了。

这种改变对大明的冲击歧视非常大,大明的户部这边,整整十年,都不能对国内民众的身份完整确定下来。

一直到近几年,国家才有平稳下来。

但是,依旧给国家的管理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就连税赋,也少了许多。

虽然大明现在不是主要依靠农税来填充国库,这种损失依旧让许多官员不能接受。

朱瞻基说的是腐败问题,于谦提的是户籍问题,看似不是一回事。但是这中间有一个税制的联系,对两方面的影响是相同的。

于谦考虑的是像以前那样严格户籍制度,任何人的管制就比较简单,包括腐败。

可是朱瞻基不能仅仅只考虑这些方面,他所考虑的更加深远,甚至包括了现在的分封制度的隐患。一个软弱的皇帝,以后就有可能导致诸侯离心,各地独立。

虽然即使独立了,依旧是他朱家的子孙掌权,依旧是汉人的天下。但是对朱瞻基来说,能尽量维持一个庞大的帝国还是要尽量维持,

现在取消户籍制度,能够为以后的爵位继承,职衔继承打开一个口子。

爵位继承制的危害并不大,但是职衔继承的危害其实是非常大的。

一方面,这几乎堵死了普通百姓的上升通道,因为上面的官职都几乎是固定的。

百姓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往文官方面发展。

另一方面,将一些无能之辈安排在重要职位上,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斗争和内斗,消耗自身的实力。

为了发展,朱瞻基依旧采用了当初的继承制,但是这几十年下来,朱瞻基有心改变这个不合理,甚至制约大明发展的政策。

而郑宏一案,就给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听了于谦的话,朱瞻基笑道:“改革是为大明发展计,岂能因噎废食。关于这方面,朕已经有了一点计划,今日也跟总理好好说说。”

于谦又躬身。“臣洗耳恭听。”

朱瞻基说道:“朕欲清查天下百姓户籍,将为每个百姓编上独一无二的编号。这个编号将会是此人的身份象征,不论通关文牒,还是银行账户,都必须实名编制。每个人只允许一个账号,这样一来,不管这人是为商,为工,为农,所有财富一目了然。即便是想要逃税,也不可能。想要管制,也都有迹可循。”

台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只是很短的时间,就意识到了这个方法的好处。

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编号,就不会因为同名同姓搞错。现在银行的网点已经深入乡镇,因为不允许现金,现银流通,只能通过银行,所以,几乎人人都在银行开办了账户。


状态提示: 第十二章 借机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二章 借机(3/4) 返回《我的大明新帝国》目录下一页:第十二章 借机(3/4)(快捷键→)

推荐阅读国潮1980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楼之挽天倾迷踪谍影雏鹰的荣耀红色莫斯科军工科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我祖父是朱元璋大唐腾飞之路我的公公叫康熙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