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忍不住笑了起来,躺在沙发上的脚轻踹了他一脚。“还有你不敢说的啊?找你这样来做,整个朝堂就四分五裂了。”
朱瞻基笑了笑,正容说道:“孙儿就是要朝堂四分五裂。兵部,五军都督府,海军这是军事,由皇爷爷亲率,任何文官不得插手。其二,吏部,礼部,户部,工部,鸿胪寺这些这是治政,也可称之为行政。刑部,都察院,六科,包括锦衣卫这些机构,这是监督部门,通过财政预算独立运行,不受户部干扰。最后,内阁与大理寺成一部,负责仲裁和立法。”
朱棣终于大惊,瞪大了眼睛问道:“立法?”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内阁今后不仅是皇爷爷的秘书机构,任何官员年迈之后都可进入内阁,对大明的法律进行起草和修订。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再叫内阁不合适了,可以叫做议会,专门负责各种政策,法律的议定,而大理寺按照这些法律进行审案。”
朱棣楞了一下。“那么这个议会的主官,是不是由德高望重的老臣选出,然后负责主持朝会辩论?”
朱瞻基笑道:“还不止,今后的议会不仅朝堂设置,还可以在州府设置,然后与乡村的乡老会形成一套从上到下的完整机构。”
这个时候,朱棣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孙子虽然有些想法太惊世骇俗,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
他仔细看了看这一叠厚厚的文档,重视程度越发高涨。他大声喊道:“李亮,守住这些文稿,不要让任何人看了去。”
(这一章有些枯燥,但是基本将一个封建朝廷的权力分治构架写清楚了。因为这关系到今后的大部分情节发展,所以必须要写清楚。后面不会再写这么多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03633/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0363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九章 执政方针)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摇摇-欲坠谢谢您的支持!!